(名数)常略云十乘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之诸色想...(术语)此戒能成就三世无障碍之智,故名为三世无障碍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杂名)旧云首阤,梵语也。又作戍达罗。...退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可退失现法乐住。思惟者欲害自身,不思惟者不欲害自身...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观: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p1133 辩中边论中卷十六页云: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何应知?颂曰:菩萨所修习...为魔名之一。据奋迅王问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光明无垢光王如来出世时,有一魔子名遮,率领八万四千众魔,欲恼乱金刚...梵语 āvenika-karman。“共业”之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之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五山与十刹之合称。又作五岳十刹。即我国与日本禅林官寺制度中最高与次高之寺院。(一)我国之五山十刹。五代顷,吴越...(界名)又作须炎,须炎摩。天名。译曰妙善,妙时分。智度论五十四曰: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玄应音义三...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如本法师答: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个人杀生,以后怎么样,说这个人邪淫,以后怎么样。以前我习气...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用比较大的钱做佛像建寺院,很多知识分子型佛教徒都会想其实这个钱用来给穷人更好!,他们很...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碍、消业障,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考。但是大势至菩萨,他...
十法乘成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法界 | 下篇:十念 |
般若十种利益之一。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月...
空无边处定
三世无障碍智戒
异因
戊达罗
退法阿罗汉
三观(二)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遮魔
不共业
五山十刹
须夜摩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佛教新年祝福语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用钱修佛像还是用钱来帮助穷人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无常力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