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为譬身无常之二喻。井者谓人于旷野为醉象所逐,攀树而入井也。河者如涅槃经所谓:“譬如河岸临险大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善男子!人亦如是,临老险岸,死风忽至,势不可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井河引喻,逼形器于刹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被甲精进,被菩萨大心之甲,不怖种种难行也。二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而不倦也。三利乐精进,勤化众生而不倦...(地名)河名,所在不明。译曰肿领。见翻梵语九。...(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术语)深密经唯识论等明三乘别立之教法也。...与五趣、六趣同义。有情往来之所,由于开合不同,有五处、六处之别,称为五道、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世俗】 p0507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一页云:何故名世俗?为可变坏故名世俗?为贪依处故名世俗?若可变坏故名世俗...【六无为】 这是唯识宗对无为法的分类。无为法,指非无因缘造作之法,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的异名。唯识...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一、依律列相)四分有十五种,谓无惭作 恶不耻、无愧见善不修、不受教不如说行、作非威仪...娑罗娑,梵语 sārasa。慧琳音义卷二十五译作共行鸟或白鹤。大日经疏卷三言此鸟状似鸳鸯而稍大,声甚清雅,我国无之...【六现观因果分别】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七页云:问:思现观、何因何果?如是乃至究竟现观、何因何果?答:思现观、...(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地藏十轮经...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十小咒...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全缺,世行深追;至其极点,直使忘形,何止忘疲。悲乎痛哉!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人行德积善的关系,不行善积德只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衍...
首先表扬一下小众,今天行堂的时候没有听到像昨天那样的桶呀、勺呀等等的交响声了,说明只要大家用一下心,完全是可...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一个公案: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
井河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井中捞月 | 下篇:井华 |
【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 p0684 佛地经论六卷十八页云: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一、初发心。谓在初地。已入...
三种精进
迦拘伽
唯识无境界论
三乘教
五道六道
世俗
六无为
弟子犯过合诃之法
娑罗娑鸟
六现观因果分别
睒末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真正的大孝报恩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朝山拜佛要达到两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