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ānā,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界名)莲华藏世界也。又为佛国土之总名。...(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梵语 catvāri pratisaranāni。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依止、依凭之义。于经论中约分五类,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术语)行事之仪则也。言出家僧侣行为之作法。四分律行事钞上曰:扬显行仪,匡摄像教。资持记上一之一释之所谓:行...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大比丘威仪经、大僧威仪经、僧威仪经或三千...(1034~1096)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袁州(江西宜春)萍乡人,俗姓彭。出家受具足戒后,即遍参诸方尊宿。及至照觉禅...【开】 p1184 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与制相违,应知名开。...凡十一卷。赅摄秘密部大日经诸品之意,并明示胎藏界供养法及诸尊印明之四部仪轨。略称四部仪轨。现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六识容与三受相应】 p0312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皆领顺违非二相故。领...(术语)观音菩萨为开往生西方净土人所宿之莲花所住之三昧名。观经定善义曰: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唐代玄奘由印度归国所经之国。约在现今帕米尔高原(Pamirs)之西南部。依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淫薄健为睹货罗国之故...(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罗,罗夫人有一次,梦里边游到鼎湖峰,这么一个山上,...有个秀才从乡村要赶到城里,就骑了一只驴子赶路,到目的地之前三里路,这只驴子停住不动了,再怎么催赶都拉不动,为...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苦乐的感觉因人而异,它只是个人的感受而已。有人说:「人生真...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可是,看多了以后,反而觉得压力沉...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则一代时教,总其大意,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相违?是不是没有根据地自己吓唬自己?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
小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小品 | 下篇:小乘二部 |
(名数)法相大乘于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