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莲华藏世界也。又为佛国土之总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之丛规,拟于朝廷文武两班,分东序西序两班。诸知事为东序。诸头首为西序,...(一)现前僧物与四方僧物。此依施者之意志而区别。(一)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诸物,为现前僧物,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一)梵语 apratihata。又作无阂、无碍、无障碍、无挂碍、无所挂碍。谓无障碍。无碍有心无碍、色无碍、解无碍、辩无...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仪式)早粥已过,午斋末及,在其中间讽经,谓之半斋讽经。...【清净戒】 p0959 瑜伽四十二巻三页云:云何菩萨清净戒?当知此戒、略有十种。一者、初善受戒。唯为沙门三菩提故。...【三事练磨其心】 p0206 成唯识论九卷五页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研究佛教唯识法相的学术团体。1927年成立于北京。1921年,韩清净等发起组织学术团体,名法相研究会,开讲《成唯识论...甄叔迦,梵语 kij?uka,巴利语 kijsuka。又作紧祝迦宝、坚叔迦宝。意译为赤色宝。宝石之一。与甄叔迦树之花相似而美...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 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立誓和发愿。诸佛菩萨都有总别的二种誓愿,如四弘誓愿是总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和药师佛的十二愿是别誓愿。...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印光大师校印本)...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不少人,你提醒他说什么什么事不能这样,否则,有不良后果,他会说:不会那么巧吧,而现实中,偏偏就有这么巧的事情...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 法清法师答: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律法师答: 帮助可大了。 知识的东西它是生灭的东西,是能所对...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念《玫瑰经》,念《古兰经》,也能往生。那么请问往生是靠信...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东西,一一写明该送的人。她说自己从不知道家里居然有这么多的...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
莲华国
【佛学大辞典】
上篇:莲华尊 | 下篇:莲华智 |
梵语 prajā-vimukti,巴利语 paā-vimutti。指仅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乃“俱解脱”之对称。...
东序
二种僧物
无碍
二种心相
半斋讽经
清净戒
三事练磨其心
三时学会
甄叔迦宝
地狱
誓愿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不相信机遇,哪来的机遇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