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木名。译曰好。翻梵语九曰:“于阇罗应云那阇罗,译曰好也。”梵Kuñjara,或谓应作干阇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又作机嫌。讥嫌者,谓他人之讥嫌也不为他人讥嫌之事,谓之护机嫌。起信论曰: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指不净的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凡十四卷。又作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义释、义释。唐代僧一行(683~727)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六册。系大日经之注释...(杂语)以口业称美其德也。文句二曰:发言称美名赞叹。行事钞下三曰:美其功德为赞,赞文不足,又称扬之为叹。...【增上戒住】 p1314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增上戒住?谓诸菩萨,净戒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 二解 瑜...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地。略作入不二门。维摩经卷中之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文殊师利等三十二菩萨与...(物名)天上之德瓶也。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指常啼菩萨为求般若,东行于一大城中涕泣之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大八·四一九下):“为供养般若波罗蜜,...(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 释迦...(976~1022)宋代僧。为天台宗山外派大师。钱塘(杭州)人,俗姓徐。字无外,号潜夫,又号中庸子。八岁于钱塘龙兴...(名数)一通达智,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也。二随念智,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三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外国有,中国没有?其实,不要总羡慕别人有什么。首先,我们要...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打得念头死,建立阿弥陀佛!一方面听自...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有及时问到,我代表几位学佛人士问的。就是说如果本人吃素,而...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传标语。事实上,勤劳只是致富的助缘,勤劳本身并不能致富。如...
【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 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调伏一切的善念、恶念,不思善、...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境...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于阇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于遮那摩罗 | 下篇:于阗 |
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三,但存大数,以显无应,故云十也。 一、一切众生量等身...
讥嫌
尘
大日经义释
赞叹
增上戒住
入不二法门
天德瓶
哭市
眷属
智圆
菩萨五智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