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本觉为化他而下向曰下转,始觉为自利而上进曰上转。又背本觉之本而转转于五道云下转,向始觉之本而转转云上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菩萨有四种清净。又作四一切行净、菩萨四净。据菩萨善戒经卷九所举,即:(一)身净,谓菩萨永断习气,得清净之身,...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七种憍】 《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七种憍为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杂名)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指释道安对戒律研究后所制订之僧制,内容大致包含三部分:(一)有关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有关日常六时行...一种信仰之譬喻。乃净土宗大德善导于观经疏中所说,谓道心之艰危。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谓众生本有之菩提心,其本性清净而真实,故称之。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正观自心,无有生处,得入真...【五种补特伽罗】 p0272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复次依上施设建立五种补特伽罗。云何为五?一、欣乐喜乐诸异生者。二、...(杂名)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唐译华严经十二曰:如来于此四天下中...【二变】 即因缘变与分别变。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有漏之识变可分为二:一、随因、缘之势力而变,称为因缘变。二、随...【不退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七位,又作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僧伽吒经...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印光大师校印本)...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说。佛教传入后,业的思想与此因果报应观念结合...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日...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没有拜忏啊?地藏圣号有没有念?修行的功课有没有断啊?有的答...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为什么地藏菩萨要讲这些?也许你们有的人说,他就是用...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见女儿日渐长大,就想替她寻找佳婿。王...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不用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他也不是说把业搞完了就解脱...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
上转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上腊 | 下篇:干栗驮 |
(植物)Arka,花名。又作阿迦。译为白花,其大叶,外道用以祭祀。...
四净
广长舌
七种憍
未敷莲华
法门清式二十四条
二河白道
真净菩提心
五种补特伽罗
第七仙
二变
不退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三世因果的道理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王女的觉悟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