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Saṁpradāna,八啭声中第四,为所与声。见唯识枢要上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术语)法华迹门十妙之一。如来说大小偏圆之法,咸使众生悟入于佛之知见也。...密教为息止暴风恶雨所修之法。又作止风雨法。其法有多种,依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载,取棘针和白芥子,烧咒一百零八...(物名)书佛天之像或陀罗尼,盛以囊,着之于身者。阿吒婆拘鬼神大将陀罗尼经曰:世尊此神咒,应付贤德有智善人,若...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欲三摩地】 p0986 瑜伽二十九卷五页云: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又云:若于是时纯生乐欲,生乐欲已;...为我国天台宗鼻祖北齐慧文之住处。河指河北,淮指淮南。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一中):“南岳事慧文禅师,当齐高...【三事寻求见趣】 p0206 大毗婆沙论八卷九页云:如是总说,便有三事寻求见趣。一、以自性。二、以对治。三、以等起...(杂语)同于绀青。绀者青而含赤,琉璃者,青色也。佛之毛发及佛国等之色也。观佛经一曰:至于成道以发示父王,即以...(?~1585)明代曹洞宗僧。南昌(江西)进贤人,俗姓黄。字大千,号幻休,世称幻休常润禅师。幼入伏牛山礼坦然平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咸丰十一年,往生于1940年...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并且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由于她...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的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为在家居士,要远离邪命。 哪五种邪命...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师...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极乐世界众生寿命也有长有短吗?不是说...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无明即事理不明,愚昧的意思。由于无明导致思想不正确,引起...
三钵罗陀你鸡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钵罗佉哆 | 下篇:三爱 |
(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
勤苦
说法妙
止雨法
守囊
十六心
诸法无我
欲三摩地
河淮
三事寻求见趣
绀琉璃
常润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菜根谭》警句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用短暂的痛苦,来解决长远的痛苦

远离五种邪命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