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言在家弟子有上中下三品。而功德罪业不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预流果圣不堕恶趣】 p1233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五卷八页云:若预流果者、有不善业,能顺苦受,异熟未熟;彼既成就...指执迷之众生。众生迷而不觉,故流转三界,永无止期。 p4330...【道】 p123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一名道行相?谓于圣道与境相应无颠倒性,正观行相。 二解 瑜伽...(术语)应缘而教化适宜也。璎珞经上曰:适化随宜。肇论曰: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又作六随眠。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一](参...(杂名)梵语。译言净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亦作婆罗门。...(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之仪式。称为百丈清规,为一宗之洪范。元和...禅林用语。原意为疯狂之犬吠逐雷声,徒劳而无功;于禅林中,转指徒劳之努力,或颠倒本性,执着虚无为实有之意。同类...【果差别有二十七种】 p0811 集论七卷八页云:云何果差别?此有二十七种。谓信胜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分...为“独参”之对称。于禅林,众僧齐集参堂,一同参问宗师家,研讨宗趣,称为广参。相对于此,学人单独进入师家之室,...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祖师的开示决定正确。但是不能错误的...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禅有悟,正知正见。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触过佛法、修学佛...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如果看见别人造作非法的罪业,我们对...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南二女居士。刘为伪撰自知录石印若干送人,专门以大菩萨所得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发心出家,遂自剪发走匡庐,礼云中敬堂和尚。 丙辰夏,予自南...
能为世间贤人善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只有按照佛陀开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在佛法的修学上,得到佛法的真...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何处入手。 佛弟子最痛心的是:邪说横流、谈玄搞怪、白衣上座、...
三品弟子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品听法 | 下篇:三重法界 |
梵名 Abhidharma-jāna-prasthāna。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
发心
预流果圣不堕恶趣
迷生
道
适化
六烦恼
波罗门
怀海
狂犬逐雷声
果差别有二十七种
广参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十八罗汉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