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譬五欲之害身。止观七曰:“痈疮剌箭,常自是苦,有何可乐?”智度论三十一曰:“世间乐颠倒病故,着五欲乐,烦恼转多。以是故行者不见乐但见苦,如病如痈如疮如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Gagādatta,比丘之名。译曰河授。为父母祈恒伽神而得之子,故名。王舍城大富长者之子,请于父母而出家,得...【苦对治乐】 p0844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苦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由能对...修梵行之心,称为梵心。梵行,清净之行为,即道俗二众修习四梵行或禅定,以离欲清净,故得生于色界、无色界。[观察...【未来无有等无间缘】 p0491 大毗婆沙论十一卷四页云:评曰:应作是说:未来无有等无间缘。所以者何?等无间缘,不...合三长斋日及六斋日而成。即正月、五月、九月之每日及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九...指用土塑造之佛像或其作法。系缘自西域,然更早之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即有塑像之记载,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所载(大...(术语)僧道犯罪归家,谓之还俗。自愿止僧道,谓之归俗。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还俗,谓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轻安唯在定有】 p1291 成唯识论六卷七页云: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由定滋养,有调畅故。论说欲界诸心心所,由阙轻...【无见无对法】 p1070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无见无对法云何?谓二处。卽意处法处。...(一)指四种为圣者所依止之处。据十地经论卷九载,即:(一)般若家,般若为慧之义,谓由闻法而生起智慧,为圣者之所依...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然一瞥,远方一个落寞的身影,萧飒如枯叶飘零悠悠穿过巷弄曲径...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突发事件命终,事发时他刚好正在念佛,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率领一支经过训练的测量队,不畏严寒,不避酷暑,风餐露宿,...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走了很多处所吗?人的分段生,就...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舍利弗尊者也住在此处。 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诉比丘们:如果有比丘...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该努力地反省:不是别人垃圾,而是我们的心充满了种种烦恼的垃...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是,静谧的山林中却伏藏着许多凶猛的大毒蛇,令修行人深生怖畏...
痈疮剌箭
【佛学大辞典】
上篇:鹫岩 | 下篇:显加 |
【外道四见】 是外道就诸法的一、异、常、无常等所执的妄见,可由三方面说明:一、妄执‘法’之一、异。二、妄执世...
恒伽达
苦对治乐
梵心
未来无有等无间缘
九斋日
塑像
还俗
三等
轻安唯在定有
无见无对法
四家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死亡犹如搬家

信乐涅槃得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