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无见无对法云何?谓二处。即意处法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梵语Karuṇā,或跛哩泥嚩Parideva,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术语)能使诸三昧成无漏,与七觉相应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譬如石...即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常随著六尘的种种境界而起分别。...(故事)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地名)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梵语 utpāda-vādin。指外道所说种种事物生起之议论。总称外道一切妄计之论。以彼虽有不生不灭之言说,然皆是妄情...大乘庄严经论云大乘四果: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得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1065~1135)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四川阆州玉山人,俗姓赵。后名道兴。十岁时因病而立志出家,未几入成都大慈宝生...(术语)传灯录曰: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北史曰:时蜀沙门法成,率僧数千人,铸丈六金身。...谓于诸欲境。起欲乐欣喜。求趣悕望。是名贪欲。有作是说。于诸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贪欲。...指随三种智观照转境相之智。为唯识宗所立菩萨所观唯识无境中四智之一。唯识宗为破除外道、余乘之执着实我与实法而立...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一定要讲究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很多人说:我的目的是正确的...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条戒你的烦恼都有三种的情况,第一个依止贪,第二个依止嗔,第...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救度众生的力量更是不可限量。...
无见无对法
【法相辞典】
【无见无对法】 p1070
上篇:无明有二种 | 下篇:无垢友论师 |
智、愿之合称,指佛果之智慧与因位之本愿。或指依智慧所发之大悲弘愿。往生礼赞偈(大四七·四四一上):“弥陀智愿...
悲
觉意三昧
分别识
八斛食
香聚山
生论
大乘四果
元静
丈六金身
贪欲
随三智转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贪欲如举债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自私自利遭苦报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