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其形体状况如异物谓之变,恰如代以他物谓之易。【又】变易生死也。法华科注曰:“虽离分段,而未离变易,故非自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以六众生喻六根也。俱舍论三十谓之六生喻经。...指母方之六种亲属。又作母亲。三藏法数卷二十七引律典载,佛陀为使比丘避于讥嫌,遂规定比丘不得使非亲之女、非亲之...梵名 Lavkāvatārasūtra。凡四卷。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443)。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楞伽,...(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指诸尊之像,亦即佛、菩萨、明王、诸天、护法神等之像。苏悉地经卷二(大一八·六一五中):“先观本尊所止之方,而...(植物)又作劫波树。婆罗恐是倒置。...唐代僧。新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游学我国,曾住于大荐福寺、崇义寺,研学唯识。其后师事圆测。所著成唯识论注枢要...【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p1094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奢摩他。...即以如意轮观音为中尊而建立之曼荼罗。有诸多异说:(一)据如意轮陀罗尼经坛法品所载,此曼荼罗分为内、外二院,内院...供养祖师之法会;或与“祖师忌”视为同一。禅苑于岁旦时,陈列列祖之遗像及书画等,使众人拜瞻。 p4240...Huiyuan 东晋僧人。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部)人。俗姓贾。幼随舅父游学许洛。综博《六经》,尤善老庄之学。成...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哭流涕,而后告诉佛,即将远离。 佛说:离开前,请回答几个问...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的。然而积极的人是否真的都是如此呢? 事实上,积极到了某一...
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问题,要在一生当中面对无始的妄想,处理生生世世留下的生死业力,要做的第一...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彼岸呢?《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有一天,徒弟问禅师道: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笑而不答,随后从身旁的几上端起一只茶杯,递给面前的弟子,反问道:...
变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变成男子愿 | 下篇:变易身 |
机,机用之意。全机,即禅者自在无碍之活动。若生时,以独立绝对之机用究竟法界,死时亦以死之独立绝对之机用究竟法...
六生喻
母六亲
楞伽经
善知识
尊像
劫婆罗树
胜庄
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如意轮曼荼罗
祖师会
慧远(334~416)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佛的几个问题
积极而不紧张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来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