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诸尊之像,亦即佛、菩萨、明王、诸天、护法神等之像。苏悉地经卷二(大一八·六一五中):“先观本尊所止之方,而向彼请,然便回身,置阏伽于尊像前。” p49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能自在伸缩时劫之佛智。延,即延长;促,即短促。为佛的一种方便力。法华玄义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上):“若须用...(传说)南天竺有铁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经,龙猛菩萨(旧译龙树)入其中,值金刚萨埵,传受两部之大经,金刚智三藏口...【非常苦空非我】 p0716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谓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譬喻)信心之实德,广大无边,故譬之海。教行信证三本曰:真如一实之信海。...(印相)译作虚心合掌。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三补吒掌,先以手相远,渐近令相着,掌内稍空者是也。梵Sam...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者。云何未生恶不善法?谓未来五盖。云何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正胜?谓有苾刍。为令未生诸贪...【种种胜解智力】 p1262 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取果,梵语 phalaj pratigrhnāti;与果,梵语 phalaj dadāti。略称取与。就现在世(此一刹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现...指佛而言。盖菩萨虽有大悲,然未至满足,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菩萨之大慈较佛为小。又观经疏散善义谓,佛之大慈悲...全一卷。唐代输婆迦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述说佛在佉罗提耶山时,地藏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欲说神咒,经佛...(经名)一卷,随阇那崛多译。佛在灵山,商主天子,请文殊说法,文殊为说一百十九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都示现在长江以南,即使有出生在北方的,后来也多转...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真;行实则凡所云为,无一行而不实。故...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家庭关系在五伦中占了三项,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夫妇伦。俗...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生决定要死。 你告诉你自己:某某人!你要知道一件事实,今生...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对他来说都根本不是问题;工作不久就结婚了,妻子是相恋多年的...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师答: 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在摄受? 净界法师答: 偶尔,偶一为之...
尊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寓宗 | 下篇: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
【眼色眼识界同系异系差别】 p1002 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三页云:问:眼界、眼识界、为必同系?为亦有异系耶?答:如...
延促劫智
铁塔
非常苦空非我
信海
三补吒
令未生随一种类恶不善法永不复生
种种胜解智力
取果与果
满足大悲人
地藏菩萨仪轨
商主天子所问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什么人与佛有缘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