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常住涅槃之称。涅槃经二教中之扶律谈常教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教与义之并称。教,能诠之声名句文;义,所诠之一切义理。大乘义章分教聚、义法聚二种。其中,教聚立三门,义法...【唯识教意】 p1007 成唯识论七卷十六页云:既有异境;何名唯识?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不尔;...【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p0732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亦名:受食处 资持记释云:“空中不成,谓能受在空;若论所对在空,亦应不成;故知能所俱须在地。如前即指第二门(...(杂名)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释尊于此成道,故谓之菩...披上甲胄努力修行。大乘经中常常以战士披甲来譬喻菩萨的勇猛精神。...(书名)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义净译,有七十七颂,明修不净观之法门也。...于研讨会上,问者与答者对坐,讲者居于上位,以预定之题目反覆论难研讨,此种研讨学问之方法,称为会读。所讨论之题...(术语)谓密教所依之经典中,善无畏三藏译之大日经七卷,与不空三藏译之金刚顶经三卷也。...梵语 asamaya-vimukta。又作不动心解脱、不时不移动心解脱。为“时解脱”之对称。指六种阿罗汉中第六之不动法阿罗汉...【迦私】 或迦尸。此云光,能发光故。释迦世尊圆光一寻,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智论云: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佛在《无量寿经...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
(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修习忏...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佛的关系,实属不易。一方面,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一天,...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白领阶层、上班族和打工族。除此以外,还有非社会主流的像囚犯...
赎命涅槃
【佛学大辞典】
上篇:赎命 | 下篇:镬汤地狱 |
【能施辩才】 p0895 瑜伽三十七卷六页云:能施辩才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诸有情、辩才穷尽,能与辩才。是...
教义
唯识教意
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不受食戒受食处
菩提道场
披甲加行
止观门论颂
会读
两部大经
不时解脱
迦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护心勿起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