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梵语枳由罗Keyūra,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 “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ācāra。意译所行。西印度人。为报答母育之恩,尝建伽蓝。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摩诃剌侘国条所载,该国东境有大...(715~766)唐代赵州赞皇(位于河北)人。字遐叔。为善无畏三藏之俗家弟子。于开元、天宝年间,任官于朝,屡为权佞...(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十恶之一,即男女的交合。在五戒里有正淫和邪淫的分别,正淫是指夫妇之淫,邪淫是指夫妇以外之淫,但在八戒里就无正...安置佛像之坛。指佛堂内为供奉佛像所筑之高基坛而言。 依其材料而有石坛、土坛、木坛等;依其形状则有方坛、八角坛...(术语)四悉檀之一。谓世间的说法使起信也。...亦名:遮不至白衣家差人忏白衣法、忏白衣差人法 子题:八德 济缘记释云:“此因善法比丘讥骂质多居士,佛令罚已往彼...行宗记释云:“彼云,过去世时,此界劫尽,时诸众生,生光音天,后世界成,还从天降,身有妙光,神足自在,有自然地...亦名:含注戒本疏、戒本疏、戒疏 子题:含注、删定戒本、疏 戒本疏·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释云:“题中...为“耽嗜依”之对称。即指与善心相应之喜受、忧受、舍受三者;以此三者为出离三界、证得涅槃之所依,故称出离依。又...(术语)疑理迷于事,不能决定是非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无量寿经下曰:疑惑中悔,...优婆塞戒经...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但有没有想过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功夫...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时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正是让我...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孔,有如获足,热火满中,焚烧其身。前世受人雇用,作杀生之业...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根,实难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亦每...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
璎珞
【佛学大辞典】
上篇:辟妄救 | 下篇:璎珞经 |
(人名)往昔阎浮提之国王也。受韦罗摩婆罗门之教,十二岁间设大施,最后对一婆罗门破身上之肉为灯炷供养之,闻佛法...
阿折罗
李华
七周行慈
淫
佛坛
世界悉檀
差人忏白衣法
最初犯戒者宿缘故先起漏过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
出离依
疑惑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须菩提-解空第一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三十六种饿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