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钵中之小钵也。名义集七曰:“键[金*諮],母论译为浅铁钵。经音疏云: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鐼(音训)子。”象器笺二十曰:“应量器内,累三个小钵。自大至小,总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钵,重作一钵。外有四唇,今鐼子三与应器重为四唇,盖本世尊故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佛法以外之教法、修法,或指行于外道间之咒术。又作外术。如阿尾奢法(梵 āve?a),以法术请鬼神入童男或童女之...(术语)三从之异名。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女人秽陋,兼以五碍三监。...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 一、贪,贪爱五欲; 二、嗔,嗔恚无忍; 三、痴,愚痴无明; 四、慢,憍慢自大; 五、...梵语 trīniku?ala-mūlāni,巴利语 tīni kusala-mūlāni。指对治三不善根之三种心所。即:(一)无贪善根(梵 a-...(术语)三界外之国土也。三界外有诸佛菩萨之净土,谓之界外,三界谓之界内。此界外之净土,天台差别为方便有余土,...(譬喻)在十信位之菩萨,譬如轻毛。以其于佛道一进一退不定故也。旧译之仁王经受持品曰: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子题:五众羯磨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五人僧者,谓边地受戒、自恣等法。若据僧祇,舍堕忏悔,五人僧摄。谓受忏悔...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术语)小乘之证果。不调度他,独调度己,而解脱生死也。止观三上曰:若入无余,但有孤调解脱。辅行三之一曰:灰身...(地名)Kaliṅga,在南印度。周五千余里,稼稷丰饶,僧徒多学习大乘上座部之法。此国触五通仙人怒,以咒术残害国人...(名数)一,息灾法,梵名扇底迦Śantika,为息恶难者。二,增益法,梵名布瑟致迦Puṣṭika,为增福利者。三,钩召...(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就正。按照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人是有三部分组成的,是三者合...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拭令净,偏空自喜,拨无西方。及语心土一如,则曰我心匪石,怀...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丝丝微小的病痛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你...
鐼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钟声七条 | 下篇:藿香 |
即宋代兜率从悦禅师(1044~1091)用以接化学人之三语句。无门关第四十七则(大四八·二九八下):“兜率悦和尚设三...
外法
三监
十使
三善根
界外
轻毛
五人僧
不动
孤调
羯陵伽国
四种护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善良成就未来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