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二说:中阿含经五十六,增一阿含经三十七,有部律杂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经,本行集经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等,则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说有历史可考,皆承认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故二 济缘记·释安居篇:“本二即在俗时妻,二谓匹偶也。”(业疏记卷二一·一一·一七)...【现在世】 p0951 集异门论三巻十四页云:现在世云何?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粗重二十种】 p1474 显扬十九卷三页云:麁重有二十种者:一、性执麁重。二、性烦恼麁重。三、性业麁重。四、烦恼...又称燃指。即燃烧手指,表示信仰之诚摰。佛教有以身体供养佛者,烧指即属此类,称为烧指供养,或燃指供养。据法华经...(杂名)忉利天四苑之一。译曰粗涩园。见起世因本经六。梵Paruṣaka。...【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p1205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云何名为非...梵语 mani,巴利语同。音译摩尼。即指宝珠,通常又将音译、意译并称为摩尼珠。于诸经论之中,多处记载摩尼宝珠之各...因明用语。因明“似因”之一。即能立法宽于所立法之因(理由)。于因明三支之中,宗(命题)为“所立法”,因与喻(...(术语)想事物于心而观。事理二观之事观也。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即此事观。经曰: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乃至是名...(物名)以琉璃宝所筑之戒坛也。义楚六帖二十一曰:嵩岳有玉石坛,大邺有琉璃坛。僧受戒羯磨说戒作法,集僧唱共结之...【一切烦恼永离系】 p0011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一切烦恼永离系者:谓诸烦恼,无余断灭。由今灭故;后不更生。...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经历许多之后才明白:其实生活...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一部经,且此经只能是《净土三经》。如有人偶有因缘,而念了一...
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男,一位是阿那律。兄弟二人的母妃特别钟爱弟弟阿那律,时时不...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天三万声,按一天的念佛速度,三万声需六小时。但蕅益大师开示...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 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 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释迦密教成佛 | 下篇:释迦夹侍 |
(术语)天台大师为修法华三昧者依弥勒问经占察经普贤观经等之意,说五种之忏悔法,使于昼夜六时修之。名为六时五悔...
本二
现在世
粗重二十种
烧指
波楼沙迦
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珠
宽因
想观
琉璃坛
一切烦恼永离系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因果规律与命运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净土者的「夹杂」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五福的意义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