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佛之三不护,又名三不失。观音义疏下曰:“此是圣人三业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轮不思议化也,亦名三不护。”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以归家有安稳着落之感,比喻远离迷妄生活,一念发心,修行佛道,彻求心证。碧岩录第一则(大四八·一四○...即辨明一经之指归。为天台智顗大师所立五重玄义之一。智顗为解释诸经,而立有五种义解法,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恐举,六人相?‥,无由得作。后时作衣,僧唤受欲,即与比丘作举羯磨。后六...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位圣者。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输罗,梵语 ?ūla。即兵器中之戟。输罗印,即戟形之印相。[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九] p6316...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对治之则成八万四千法门。或曰教门,或曰法藏。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医治之,说八万...(名数)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于我者住于三宝。三、使施食于我者生悲心。四、顺佛之教行。五、易...(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终南山之纻麻兰若,故号南山大师。...梵语 khadira。又作佉陀啰、佉达罗、劫陀罗、劫地罗、朅达罗、珂地罗、朅地洛迦、佉提罗迦、呵黎罗、轲黎罗、可黎...(界名)地狱之一处。千手经曰: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指中道空。又作不可得空。为“但空”之对称。谓不但见但空,且兼见不空,而达中道义之空。观不但空之理,称为不但空...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得过且过,甚至是敷衍了事,这样的话,人生又怎可能会有成就...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宁波人,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在此,...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
三不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六独法 | 下篇:三不成 |
【空相三种】 p0789 显扬十五卷十页云:云何成立空相?当知空相有三种。一、自相,二、甚深相,三、差别相。如...
归家稳坐
辨体
与欲后悔戒缘起
西方三圣
输罗印
八万四千法门
乞食十利
南山
佉陀罗
火汤
不但空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安心,就这么简单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