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卷,宋译晓莹撰。晓莹倦游,归憩罗湖,后追忆所见所闻,录为四卷。其中多载禅门公案及机锋语句缁徒故实。纪述颇详。盖亦林间录之流也。见四库提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ājāta-kaundinya,巴利名 Aa-kondaa。又作阿若憍陈如、阿若多憍陈如、阿惹憍陈如、阿惹憍邻、阿若拘邻、阿若...梵名 Try-asvabhāva-prakarana。凡二卷。陈·真谛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生病的六种缘因,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作祟、业愆所起。...(一)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一)众生真如之心体,本来清净无染碍,称为自性清净。(二)此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谓唱念释迦牟尼佛之名号,回愿证大菩提。为念佛法门之一。又称释迦大念佛、大念佛。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术语)三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名数)于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谛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杂名)Kalā,又作哥罗,歌罗。分量名。慧苑音义上曰: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竖,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术语)佛法之教也。观佛经十曰:读诵经,广演法教。中阿含经四十一曰:以法教令得安稳。...证悟一真法界的实际理地。...(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众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过。他们以为,假使大家不结婚,岂不要灭种吗?人类种都灭了,...《百喻经》里有一段譬喻:有位农夫听说芝麻的营养价值很高,买来滋补养身的人趋之若鹜。因此,他决定将土地重新整理...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 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拥有世人欣羡的富贵、名位,但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这一切他都...
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网络是宣传佛法的一个特殊途径。诚然,这个特殊的途径自有它的优点,但确实也存在着很多...《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调皮捣蛋,三次大闹天宫,闹得无法无天,玉皇大帝只...
罗湖野录
【佛学大辞典】
上篇:罗惹 | 下篇:罗预 |
【业不相应法】 p1220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业不相应法云何?谓若法、思不相应。此复云何?谓色及思不相应行无为。...
居伦
三无性论
病起六缘
二种清净
释迦念佛
福行
十智
迦罗
法教
一真地
十六观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为什么不结婚
炒熟的芝麻种子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舍」时的心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