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Kalā,又作哥罗,歌罗。分量名。慧苑音义上曰:“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竖,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之一分。谓西域风俗,以十六升为斗,如此土以十六两为一斤。义译为校量分。”玄应音义四曰:“折一毛以为百分,一分为歌罗分,论以义翻名为力胜。以无漏善法一歌罗分,胜有漏千分故也。”【又】(术语)Kāla,又云迦攞。译曰实时。时有二种。实时云迦罗。假时云三摩耶。律中所说时食时药时衣之时,实时也,经中所说一时一日乃至一劫之时,假时也。智度论一曰:“天竺说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名三摩耶。”名义集二曰:“刊正记云:即实时。谓毗尼中,听时食,遮非时食,则实有其时也。故大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又】(人名)此翻黑。或云哥罗。是尊者。已得阿罗汉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无间道与解脱道。乃断惑证理之二道。(一)无间道者,谓正断惑之智慧。其智不为惑所间隔,故称无间,旧译为无碍道...以庋藏碑版石经和供养佛舍利闻世的中国佛教古刹。位于北京房山石经山(原名白带山)。隋代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亦名:车梯回转 资持记·释释相篇:“车梯回转者,论云,两边有聚,中间有道容车行来,若车轴两头到聚,不失衣;又...表示塔之印。又称率都波印。即密教金、胎两部大日如来及法华经之本尊释迦牟尼如来之印契。塔印有理塔、智塔、心塔三...【二种受乐】 p0026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言受乐者,谓待苦息,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生...释尊于灵山会上拈金波罗华,瞬目示众,众皆不解其意,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故释尊传予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后代之禅家...“遍成诸行”之对称。华严家谓,依圆融门修行之菩萨,若断一惑,即断一切惑;若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顿成满道行。...全一卷。宋代法贤(?~1001)译。又作三身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为对佛之法、报、化等三身赞叹之偈文,并说...(地名)祇陀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一)梵语 khādanīya。音译作珂但尼、佉陀尼、佉阇尼。意译为嚼食。即需要经过咀嚼而后吞食之硬食。据有部毗奈耶卷...【五根五力差别】 p0279 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云:如前所说顺解脱分,既圆满已;复修五根。何位修习顺决择分?为五根...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并不是一向都慈...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定,由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 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
昨天讲到,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所有的宗教活动、宗教修持和修养,也都是把动和静...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问: 末学在念佛时经常妄想纷飞,而且淫欲心很重,不好的念头经常不自觉地浮现,自己控制不了,该如何去对治? 答:...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佛七的圆满日。佛七的意义是什么?七是圆满,我们打这七天...《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描显示,他们确实是快乐而心境平静的人。其实,凡是正信的佛教...
迦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迦阇 | 下篇:迦罗比丘 |
【世间】 p0507 瑜伽十七卷十九页云:始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皆名世间。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
二道
云居寺
车梯回转
塔印
二种受乐
破颜微笑
顿成诸行
佛三身赞
祇树园
不正食
五根五力差别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