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又曰药王树。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胜者,称为药王。捺女耆域因缘经曰:“逢一小儿担樵,耆域望视悉见此儿五脏肠胃,缕悉分明。耆域心念,本草经说:有药王树,从外照内见人腹脏,此儿樵中得无有药王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顷。又作佛开解梵志阿颰经、阿颰摩纳经、阿拔经、佛闻梵志...【四静虑】 p0410 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指二乘人之自利修行。自调,即自我调伏;自度,即自行解脱。二乘人不起利他弘愿,唯持戒以自求调伏,修智慧以自求度...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为悟。...(杂名)铁轮围山,即铁围山也。俱舍论曰: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在浙江普陀县。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等寄隐修道,故又名...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长也。信一切善法,使善萌增长而不退坏,是名信根。学道之人,非有信根,不能进益。...(术语)名闻利养,坏道人之功德者。智度论曰:利养如贼,坏功德本。智者大师别传曰:今乃表诸软贼,毛绳截骨。...(术语)四谛之一。无漏之三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谛者,涅槃也。是为出世间之因果。...(术语)师父之戒敕。涅槃经二曰:今当真实教敕汝等。辅行一之一曰:受佛教敕,口诵法言。参同契曰:严父下令,教敕...(术语)化身之心。实无识虑者。佛地论六曰: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1月5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琪琪和男友是大学同学,相恋近四年,男友对她非常好,琪琪以为以后的日子也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没想到大学毕业也成...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吗?看看头发,当你年轻时,是多么乌黑亮...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五钱、忠直一块、 孝顺十分、老实一个、 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界尽管很污浊,很苦难,但我们无量劫以来在这儿呆久了,呆久了...
药树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药犍度 | 下篇:药树王身 |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谛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谛下无漏缘之惑,依之...
梵志阿经
四静虑
自调自度
转语
铁轮
普陀山
信根(二)
软贼
道谛
教敕
化心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吃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爱别离」和「求不得」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浅谈净业三福
疗心的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