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吴克己,字复之,号铠庵。幼颖悟,学无所不通。忽患目疾,以人劝念圆通道大土之号,使愈。于是深信佛法,读楞严至空生心内犹云点太清,豁然发蒙。尝读宗镜录。宝积曰:此书无规矩,不如读止观。日夜使悟境观二字。果有悟人。嘉定七年冬,终于宝山。以僧礼荼毗。寿七十五。所著有法华枢键,楞严集解科等。晚编释门正统,未就而亡。良渚宗鉴,续成之。见佛祖统记十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诤闇世间。【又】众生之心水清,佛应现于...【庵摩罗】 此云清净识。僧遁注金刚三昧经云:白净无垢识。彼经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杂语)佛说追荐之福,七分之,死者获一分,余悉属于作者也。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曰: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476~512)南朝齐、梁时代学者。一作萧璨。兰陵(山东)人。字彦瑜。谥号“平子”。雅爱音乐、诗书及醇酒,能文且...(术语)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为命终现前导...(术语)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日经疏三曰:乃至毗卢遮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曼...【趣生体证】 p1326 成唯识论三卷十八页云: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谓要实有...【智有二德】 p1152 瑜伽七十一卷二页云:复次智有二德。一、正行义德。二、自性德。正行义德者:谓速疾正行、决定...(杂语)台密谓大日与释迦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三身。守护国界守陀...亦名:求用雨衣戒制意、雨浴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七,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此中两戒合制...(印光大师校印版本)...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本)...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睛也出现严重毛病,看东西出现闪光、黑影、重影等症状,我心里...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一个结合。为什么念佛的人要把禅观的智慧做一个结合呢?...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子长出来的时候,非常可爱,福报很大。这个长者子呢,他当然是...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能给你精进吗?我让你一天跟...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慈父弥陀,数数亲觐,可以永年,况乃却病。 (《西方确指》)...
铠庵
【佛学大辞典】
上篇:锁龛 | 下篇:镇守 |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
窥基
佛月
庵摩罗
追荐七分获一
萧琛
圣众来迎愿
深秘阿阇梨
趣生体证
智有二德
大日与释迦
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制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