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寂静处】 p1017 集异门论七卷三页云:寂静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贪染...【姞栗陀】 此云鹫,底揭罗阇。此云雕鹫。山海经曰:景山多鹫。说文:鹫鸟黑色多子。师旷云:南山有鸟,名曰羌...解脱相、离相、灭相。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是无涅槃的相;灭相是无生死涅槃的无相,连无相亦无,即是非有非无之...(术语)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一、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世尊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才被称为菩提树; 二、娑罗树,又名摩诃婆罗树、...此佛以无漏圣道之法宝积集庄严,成就佛道,故称宝积佛。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中):“以无漏根力觉道等法宝...指佛所下之责罚。此语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世间之苦恼及疫难,皆系前世、今世之恶业所招感,亦即由自己所造之罪业而招...梵语 dharma-kāya,巴利语 dhamma-kā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术语)往生极乐之三辈中,上辈生者之化生为七宝池中七宝之大莲华。...(术语)梵语佛陀Buddha,译曰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以之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者,谓之觉者。此三缺一。则非觉者。...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 母亲生平...《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
有一只蜈蚣在河边遇到一只乌龟,请求乌龟载他过河到对岸去玩,乌龟说你以为我那么笨呀,载到一半你咬我一口,我就沈...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容易得罪人。这个经理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可是江山易改,本性...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佛智慧、妙觉本体。我们又该如何修习、契入这个法门呢? 耳根...
造幡功德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信幡 | 下篇:礼拜 |
(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
自在
寂静处
姞栗陀
三相
欲贪
四大圣树
宝积佛
佛罚
法身
上品莲台
觉者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习性,使得我们不能自己
容易发怒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