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佛所下之责罚。此语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世间之苦恼及疫难,皆系前世、今世之恶业所招感,亦即由自己所造之罪业而招致苦厄报应。然佛乃慈悲之父母,不忍众生长久受苦,遂藉种种因缘与方便弘布教法,施与乐法,来产生正面接引之效;另又藉责罚之力来作为止恶防过之权宜方法,使众生早日脱离轮回之苦。然自古以来,佛并未直接责罚众生,而由拥护佛法之善神、鬼神代为责罚,故一般又有所谓神罚、冥罚之语。 p27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唐善导大师说往生净土之行业,除五正行之外亦可修其他之诸善万行,以回向净土。杂行无量,姑举与正行相对之五杂行为...“苾刍”即比丘。有二类:(一)世俗苾刍,即凡夫比丘。(二)胜义苾刍,即圣者比丘。[俱舍论记卷十五(普光)] p205...(堂塔)姚兴于长安寺建四个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罗什译场草堂所在之处。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统纪五十三曰:昭...【毕竟空】 p1029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术语)总言胎藏界之曼荼罗。以是自大悲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罗故也。别言北方羯摩部释迦之曼荼罗。以是出现于浊世而...(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多用什师之译文,变其品之前后。但添罗什本之不足,即提婆达多一品,并药...(术语)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为...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五恶见之一。...(名数)四静虑四无色之八定也。...【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p1094 瑜伽二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无分别影像?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简...【世识】 p0507 世亲释四卷一页云: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无性释四卷二页云:世识者:谓似三时影现。又云:谓...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觉得真正地能够认识了自己。你看有些人,...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证信。 一、初信 一般人由于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切...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许多贪图便宜的人,也都偏爱...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无量还如是,所以真理只可...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分解的过程吗? 大安法师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四大分解是...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要,但仍然喜欢读经,而不大喜欢念佛,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
佛罚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佛种族 | 下篇:末达 |
(475~555)梵名 Sthiramati。音译作悉耻罗末底。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毗国)人。为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左右,南印...
五杂行
二苾刍
草堂寺
毕竟空
大悲坛
添品妙法莲华经
心咒
断见
八等至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世识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