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巴Gopakamoggallāna,田作人之名。能与阿难问答法相。见瞿默目犍连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朅蓝波、呵罗。译作强、伏刚强处。乃鬼之住处,为一大丘圹,甚可怖畏,药叉、罗刹等多住于其中。慧琳音义卷十八...子题:学据始终不学即结罪、无知罪五夏后结、学通一形、五分法身成立方离依止、依止须具三德、不学之罪通据始终三根...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干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流派)胎藏界之宗义,谓之大日宗。见菩提心义。...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又称四品学法、四品觉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叙说受持戒学之上、中、下、外等四品学...(书名)唐百丈山怀海禅师初立禅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即修一念三千妙观的净行。...【于彼于此】 p0747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于彼于此者:于如所说,或所未说。...(术语)无明之障也。八十华严经十五曰:所有闇障,靡不除。大集经十一曰: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坏闇障故,即是菩提...【邪见不缘虚空及非择灭】 p0674 大毗婆沙论九卷四页云:问:何故邪见不缘虚空及非择灭?答:若法、是蕴,是蕴...【无所畏】 p1057 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不由他缘,自觉法故;名无所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礼佛大忏悔文...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 众生志性无定,这个志...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信的。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孙翰的人,这是有记载的。他死了以...
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烧烧香、拜拜佛、放放生。佛教非常鼓励放生。中国最早的是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在西湖的湖畔...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是,如果你只顾去追求自己希望的东西,而...
瞿默目犍连
【佛学大辞典】
上篇:瞿昙般若流支 | 下篇:瞿萨旦那 |
【十苦】 p0098 瑜伽四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
朅蓝婆
不学无知结罪分齐
灵
大日宗
四品学法经
敕修百丈清规
三千净行
于彼于此
闇障
邪见不缘虚空及非择灭
无所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放生分为三品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何谓「五毒心」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