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禅林之称。首座之异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达摩到中国来传禅,到五祖弘忍的时候,有惠能神秀二位弟子,惠能在江南布化,叫做南宗,神秀在北方布化,叫做北宗。...为梵语 bhojanīya 之音译。又作蒲膳尼。意译为正食、啖食。指五种正食:饭、麨、干饭、鱼、肉,或饭、麦豆饭、麨、...指不择行、住、坐、卧等四威仪,昼夜不断之念佛。为“别时念佛”之对称。[净土宗要集卷二、往生要集卷中末](参阅...据华严经疏卷六举出,修菩萨行者有四难,即:(一)背己利世难,谓行者仅为利益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二)行相唯苦...(一)为“共”与“不共”之并称。共,即共通之意;不共,则指特殊而不共通之意。关于“共”与“不共”之分别,有下列...言语亡、思虑绝之意。为表现绝对悟境之语。意谓该境界无法以言语或思虑加以分别。言诠不及意路不到、心言路绝、绝言...为“无漏识”之对称。唯识家以佛果之净识为无漏识,而以因位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等为有漏识。然第六、第七识,于初...(修法)出于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少恼不】 p0373 瑜伽八十八卷十九页云:少恼不者:此问不为外诸灾横所侵逼耶?...(术语)食物净法之一。如于水流来者,比丘取而食之,无罪。谓之水净。...为菩提达磨四行观之一。“冤”指过去罪业之宿债。修道者于修行时若遇苦难逆境,自念此乃一己过去所犯恶业之果报,今...(印光大师校印版本)...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本)...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现了更替。世相无常,实在可叹可伤。...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显老,都是因为吃素 母亲为此哽咽起来:我的女儿啊,你总是吃...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释义:走夜路的人,尽管可以恪守自律,不作奸犯科,却仍然没...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虽然很贫穷,或是身体不...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体的问题,下面我讲三点。 一、佛教徒个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怨怼,亦曾宿世受深恩。 路逢冤家宜回避,莫因小忿起怒瞋。 但...
禅头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禅慧 | 下篇:禅静 |
巴利名 Pavārana-kkandhaka。二十犍度之第四。内容规定自恣之作法、非法之自恣、自恣之时间与场所、旧比丘与新比丘...
南宗
蒲阇尼
寻常念佛
菩萨行有四难
共不共
言亡虑绝
有漏识
乌刍沙摩修法
少恼不
水净
报冤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弯腰,是为了昂起头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