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总称弥勒上生经及弥勒下生经。上生经虽惟为宋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之一本。然弥勒下生经,于罗什之弥勒下生经外。有异译数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p0822 瑜伽五十三卷十二页云:问:由几因缘,不应授彼近事男律仪?答:略由二因。一、意...(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中般涅槃】 p0361 俱舍论二十四卷三页云:言中般者,谓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四...(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为五念门之一。又作回向门。即将自己之功德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并愿与众生同生安乐净土者,称...为大乘起信论所立之法门。乃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之并称。二门均系自性清净如来藏所含摄者。(一)真如门,为真如法体绝...【善法圆满】 p1140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于能密护诸根门等、摄受净戒;所有善法、无间受持,相续转故;当知是...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闻庆郡曦阳山。又称阳山寺。为朝鲜佛教禅门九山曦阳山派之中心。智证大师道宪知诜所开创。高丽朝末...为古代建筑宝塔形式之一种,佛塔亦采用之。为多砖之结构,一般呈八角形,亦有十二角形者。塔下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印相)见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智身,印契如前相,见彼智萨埵,...乌枢沙摩明王(梵 Ucchusma)之密号。此明王为不动明王所化现,能调伏一切不净鬼,故一般皆安置于东司(厕所)之中...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育之恩,以神通力从祇洹精舍到忉利天,于善法堂的金石上结跏趺...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非常卓越。 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三、四岁时,母亲也往...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
弥勒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弥勒会 | 下篇:弥勒上生经 |
(行事)书写一切经而供养之之法事。一切经为法宝故,以为三宝之一而供养之。...
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四不可轻
中般涅槃
富兰那迦叶
回向门
真生二门
善法圆满
凤岩寺
密檐塔
见智身
不净金刚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