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阇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于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昙,而为无上至真等正觉。于摩竭陀国界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不照,如月云消,明于众星之中。尔时婆罗留支王子即收父王著于铁牢中,更设臣佐,统领人民。又出于十诵律三十六,毗奈耶杂事十七,涅槃经三十四等。观无量寿经曰:“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中略)有五色光明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长阿含散陀那经同本。佛至尼拘陀梵志所诘问彼,彼默然不能答。...相应者,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因果相称者,虽复异类因果相顺亦名相称,由如布施感富财等。...【突尸罗】 p0890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毁犯所受清净戒故;名突尸罗。又舍所受故;名突尸罗。...(术语)有二种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而至八万四千岁者)又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梵语 ghrta。为大般涅槃经五味喻中之第四味,指般若波罗蜜。亦为天台宗以五味配五时教判之第四般若时。略称熟酥。系...【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前后想】 p0887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前后想者:谓如有一、于所观相,殷勤恳到,善取善思,善了善达。谓住...蔽是覆蔽之义,能覆蔽静心者,有六种,名为六蔽。 一、悭贪能蔽布施,使之不生; 二、破戒能蔽戒行,使之不...【留化事】 p094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七页云:问:有留化事不?若有者;佛何故般涅槃时,不留化身、令于灭...(术语)道法之品类,有三十七科。为至涅槃之道法,故曰道,品类差别,故曰品。无量义经曰:三明六通道品发。台家立...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体上下功夫:身为苦本,法性常乐;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有些东西明明拥有了,却不属于你的;有些东西看似没拥有,却...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
毗婆娑罗王幽死
【佛学大辞典】
上篇:频婆娑罗王为佛最初檀越 | 下篇:频婆娑罗梦 |
(名数)于小乘所说之十智加如实智之一,凡一切法如实正知而无挂碍之智也。是为佛智之总名。见大般若经三,智度论二...
八万四千塔
尼拘陀梵志经
相应
突尸罗
大中小劫
熟酥味
十地
前后想
六蔽
留化事
道品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