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别假实之二,身语二业有假实之二...【厚重】 p0889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于其定地色无色系,如其所应,由广大微妙故;发起厚重。...(杂语)禅僧行脚参学遍天下之知识也。...【沙门庄严】 p0680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沙门庄严:谓如有一、具足正信,无有谄曲,少诸疾病,性勤...(420~483)南齐道士。吴兴盐官(浙江海宁)人。字景怡,一字玄平。初从邵玄之学五经,年二十余复师事雷次宗。好黄...(术语)Jina,译曰胜。佛之尊称。佛本行集经一曰:尔时如来,住于佛行,无复烦恼,故名耆那。玄应音义十九曰:耆那...悉昙字 (li 或 l)。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力、[口*吕]、梨、卢、楼、鲁。入此字门,表一切法染不可得。瑜伽金刚...(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六位。梵名椤乞叉摩摩诃微地也。译言吉祥大变。司观音三十三变化之妙用。密号称...(名数)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全一卷。唐朝荆溪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册。内容阐论天台宗之教义要旨,如三谛(真谛、俗谛、中谛)、三观(空...一如幻 二如炎 三如水中月 四如虚空 五如响 六如犍闼婆城 七如梦 八如影 九如镜中像 十如化 次十八空而辩...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晚课蒙山施食仪...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敦伦笃行,纵念佛亦...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受身形,前作淫业,时时恶发;或内心缘行淫之境,而淫心动。正...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间而出世间的关键,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观,是由迷妄而觉悟的分...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都在阐扬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密教自有其修持的仪轨之外,显...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人天种姓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修行经验就在于,懂得了自己的缺...
随喜
【佛学大辞典】
上篇:随情 | 下篇:随喜功德品 |
(佛名)梵名Dipaṁ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
三业
厚重
遍参
沙门庄严
顾欢
耆那
里
大吉祥变菩萨
六种住
始终心要
十喻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推荐】11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