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国名。饰宗记八末曰:“真谛部执疏云:鸯掘多罗国,在摩竭陀国北,或云鸯伽国。”(Aṅg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身三口四之恶业也。身三者杀生,偷盗,邪淫。口四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七恶支分故名为支。十恶中之前...(杂语)禅录中之语。许为语助。如许多许久之许。...谓于亲里。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王臣爱重。国人敬慕。五谷丰熟。降泽以时。缘此等故。...【修】 p089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三卷四页云:问:何故名修?答:遍修故名修。数习故名修。熏故名修。学故名修...(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五。说往生极乐则得始终净妙快乐,而无退失之乐。...梵语 adhi?īla,巴利语 adhisīla。又作增上戒学、戒学。系三学之一。盖戒律可助益修善,并防止修行者身、口、意之...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暖地位 经...【计度分别】 p0867 俱舍论二卷五页云:余二分别、如其次第,意地散慧诸念为体。散、谓非定。意识相应散慧,名...女人的六种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仪欲、姿态欲、言语欲、声音欲、细滑欲、人相欲。...(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根本智与后得智譬喩差别】 p0924 世亲释八卷二十页云:次当显示根本后得譬喩差别。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小孩还没有成家,还有公司一大片职工。如现在出家,是否会对...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依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观察所得,人心是越来越坏了。医生只能治...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下俗缘,出家修行,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修行人的通病: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本身就是苦,在整个生命...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
鸯掘多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鸯崛摩经 | 下篇:鸯竭罗私 |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著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七支
可惜许
亲里寻
修
快乐不退乐
增戒学
四加行
计度分别
女六欲
大智
根本智与后得智譬喩差别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把握生命的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