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摩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玄奘译曰影坚。义净译曰影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即禁止自己说话。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禁语目的之一即为减少...纳,纳受;体,戒体。纳受戒体之身,称为纳体。亦指防非止恶作用之本体本性。[弘戒法仪] p4277...梵语 vimala-samādhi。又作离垢三昧。指佛、菩萨离烦恼而得清净之三昧。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大...指一佛乘之法门。即令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之真实法,此乃阿弥陀佛之弘愿法。(参阅“弘誓”1924) p1926...有二义,即:(一)谓佛之光明犹如清澈莹明之月光。(二)比喻佛之法身。谓人之心若清净,则佛亦随即应现,犹如水中之月...据华严经疏卷五载,佛演说偈颂所含之八意。即:(一)少字摄多义,谓偈颂能以少字涵摄多义。(二)为赞叹,谓于诸经中凡...(术语)一住劫之中,有二十增减劫,其起于减劫之终者,谓之小三灾:一、刀兵灾,时人为非法,瞋毒转盛,相见即起猛...(动物)Kapiṅjara,又作迦频阇罗。鸟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古昔云:是鵽鸟也。引释论云:似鸱,与象猴为亲友,故...【小三灾对治方便】 p0236 俱舍论十二卷十五页云:有至教、说治彼方。谓若有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术语)谓本惑十使中贪瞋痴慢疑之五使。贪瞋痴慢之四使,都为迷执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钝者,故谓为钝使。疑...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修了。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条路,四个...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者,即所念阿弥陀佛之片言也。至...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体放下,这是大丈夫气概,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做不到,虽然...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
影胜
【佛学大辞典】
上篇:影略互显 | 下篇:影像 |
指以蜡印印泥,蜡印虽毁坏,然其迹则显成印文。诸经论中多以其为生死相续之譬喻。即以印坏喻死,文成譬生,显示死生...
如法
禁语
纳体
无垢三昧
弘愿一乘
佛月
立颂八意
小三灾
迦宾阇罗
小三灾对治方便
五钝使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