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禅宗六知事之一。监督一寺者。与寺主同。释氏要览下曰:“会要云:监者揔领之称,所以不称寺院主者,盖推尊长老。”祖庭事苑八曰:“僧史曰:知事三纲者。若网罟之巨缕,提之则百目正矣,梵语摩摩帝,此云寺主,即今监寺也。详其寺主起于东汉白马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至东晋以来,此职方盛。今吾禅门有内外知事,以监寺为首者,盖相沿袭而然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分别】 p1192 瑜伽八卷一页云:烦恼分别者:或立一种。谓由烦恼杂染义故。或分二种。谓见道所断,修道所断。...【摩诃僧祗】 此云大众。大集云: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祗。此有律本。首疏云:总别六部,僧祗是总...【摄论九识】 真谛一系的摄论师,于八识之外,立第九阿摩罗识,成立九识义,与地论师及唯识宗之八识各不相同。此九...(杂语)妨害他人之说而批难之也。...梵语 anivrtāvyākrta。为“有覆无记”之对称。又作无覆、净无记。若以道德之性质为准则,一切诸法可大别为善、恶...(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非学非无学作意】 p0718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非学非无学作意者:谓一切世间作意。...谓身刚强。身坚硬。身??悷。身不明净。身不润滑。身不柔软。身无堪任。总名不调柔性。...中国佛教密宗寺院。位于陕西西安城南郊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前身是灵感寺,建于隋开皇二年(...【水事变异无常之性】 p0383 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观察水事变异无常之性?谓先一时,见诸河渎池泉井等,涛波涌...指牵船声,或出力所发之声,或蓦地寻见失物时所发之声。禅籍中用于表示禅僧顿然大悟时,不觉发出之一种声音;意谓失...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期卧病,不仅身体枯瘦、形容憔悴,甚至因无人看顾而污秽不堪,...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旧时多为对未婚女子的敬称,或者母家的人对已出嫁女子的称呼...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报;鬼道受报以后,再转为畜生;畜生受报以后,再转成人道,在...
宁戚是春秋初期的卫国人,因无处施展才华而决定去投奔齐桓公。由于穷苦贫困,便扮成游走的商人,赶着牛车来到了齐国...问: 您在讲经当中,提到过做钝功夫,如拜《无量寿经》,一字一拜,具体做法可否讲得再清楚一点? 大安法师答: 读...
【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
(有一个姑娘失恋以后到庙里来要出家,师父和她说出家要考察一年以上,你能吃苦,是真信仰,以后才能谈出家剃度。像...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
监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紧祝迦 | 下篇:监收 |
(一)指佛之教化。即比喻众生为鱼,佛之教法为网。如经中所言,张开佛教网,亘法界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谓佛之教...
烦恼分别
摩诃僧祗
摄论九识
妨难
无覆无记
胜友
非学非无学作意
不调柔性
青龙寺
水事变异无常之性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佛为病比丘洗浴
莫把「师父」称「师傅」

鬼道的十类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大安法师:如何拜《无量寿经》

放纵淫欲,后果不堪设想

出家看着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