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国名。在中印度。土地卑湿,稼稷丰饶,崇重学艺昔戒日王之游东印度也,于此筑宫,理国务。至则葺茅为宇,去则焚烧之。伽蓝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见西域记十。梵Kajughil。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死后非断】 p0619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十八页云:问:云何应知死后非断?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见今时心,多念相...【一弓】 p0001 四肘为一弓。如色之分齐中说。...【宿住随念智与缘过去愿智差别】 p1025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二页云:问:宿住随念智,与缘过去愿智,何差别?答...生差别者,谓于如来大集会中生故。...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又作总想、总想观。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法中之第六。即观想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业杂染论】 p1219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施设业杂染论?谓有二业。一者、善业,二、不善业。于过去世,已...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术语)一个之法身。华严经十三曰: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尼连禅河和跋提河。佛在尼连禅河边成道,在跋提河边涅槃。...亦名:不定戒制意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制意四种: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斫]诤故,三、为增尚佛法故...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财富、眷属而停留,我们愿意大大方方地走过去,但是你要注意一...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生灭及一个生...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的颓废选择,有人认为常伴青灯古佛是件非常文艺范儿的事,但这...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乌龟、鹅、鸭及雁鸟等。其中,雁群的首领名叫治国,统领五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却深远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继续,明天用不好,后天再努力,直到做好为止。什么时...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十戒...
羯朱嗢祇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羯尼迦 | 下篇:羯吒斯 |
【五事三断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不断?答:相、通一切。名、...
死后非断
一弓
宿住随念智与缘过去愿智差别
生差别
大般涅槃
宝楼观
业杂染论
不恭敬
一法身
两河
二不定戒制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知恩报恩的雁王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