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三乘之权论,而一乘之诸经,谓之实经。法华文句记曰:“若将求灭权论,用释开会实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出祇园图经。往生要集上本曰:祇园寺无常堂四角,有颇梨钟。钟音中,亦说此偈。...(职位)Vihārapāla,维那之别名,译曰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顺序者。行事钞下二曰: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戒禁取】 p0690 瑜伽八卷三页云:戒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卽于彼见、彼见随行...伊沙驮罗,梵名 īsādhara,巴利名 īsadhara。又作伊沙陀罗山、伊沙多山。意译持轴山、自在持山。乃七金山之第二...梵名 Rg-veda。意译赞诵明论、作明实说。凡十卷。又作梨俱吠陀、荷力皮陀、亿力毗陀。为印度最古之典籍,婆罗门教根...又称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执我之心历诸缘,而有十六种知见之别。即:...子题:摩那埵白僧法、摩那埵白别人法、摩那埵即座白僧法、摩那埵余日白僧法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彼得羯磨已,即...指所缘之境与能观之智俱泯亡。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大八·三四九中):“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虽生死道...【三种神变威力】 p0203 瑜伽三十七卷十九页云: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术语)现在作善恶之业,而现身受善恶之果也。...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示现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称意生身。据楞伽经...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应如何应对。这是智慧经验和阅历。 好运气常随,不学无术之人...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让人无奈,前几天,一天当中,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有个小女孩...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 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我是根据...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跟这束光感应道交的唯一方法就是信愿持名,老实念佛。老实念...
实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实报寂光 | 下篇:实义 |
(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曰:由行与愿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论曰:凡人...
祇园精舍颇梨钟
婆罗
戒禁取
伊沙驮罗山
梨俱吠陀
十六知见
忏僧残摩那埵白告
缘观俱寂
三种神变威力
现报
三种意生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推荐】恋爱时自己纯粹就是猪脑子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