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行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智度论五曰:“有人行空无相无作,是名得实相三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十卷。略称贞元释教录、贞元录、圆照录。唐朝圆照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依唐德宗之敕命而于贞元十五年(...(术语)五阴之外无第六阴,因而譬有名无实者为第六阴,如言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六阴,如第七...称念十方十佛之名,得不退之法门。指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述说诸佛易行之一种。原出自宝月童子问法经。以...【三解脱门由三自性建立】 p0223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增长业”之对称。指不故思业与故思业中,受他人之强制或由于无智所造之轻业。此业多有追悔等之心而不熏增业种子,...【离仗】 p1424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离仗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术语)由受法者之方而云,由众生之机上而论。...梵语 satkāya-drsti。音译萨迦耶见。即执着因缘和合身为常住、实有之妄见。于大乘唯识家谓,移转,乃有无不定,非...资持记释云:“一切下,判染色。仪云,紫草、黄檗、栀子、乾陀等,此皆木类。”(事钞记卷三二·二三·七)...【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 三十颂是五言四句的颂文三十首所组成,为学习唯识必读之书。本颂内容,以一切法唯识所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身...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能出仕时,父母已是五、六十岁了,还有几年可以让你奉养? 以前...这个身体的这种污秽、不净。我们每天都跟四条毒蛇相处,地水火风就是这个一个竹笼子里面的四条蛇,就在我们身体里。...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续的,无知在被杀者被杀后能明白...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慧的表现。而认识无常的意义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的现实真相。...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
实相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实相观 | 下篇:实相法界 |
(杂名)三沙弥之一。正应沙弥之年龄者。即自十四岁至十九之沙弥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应法者,正合沙弥位也...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阴
十佛易行
三解脱门由三自性建立
不增长业
离仗
六字神咒经
约机
移转身见
染色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大安法师: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毒心的恶报

大德的无常语录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