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Maraṇa,译曰死。名义集六曰:“末刺諵,此云死。”梵语杂名曰:“死,母娜。”(Mṛt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因同分识随入无我】 p0594 瑜伽九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因同分识随入无我?谓由现见五有色处,四大种身,若增、...【思量识】 三能变识的第二能变之名,即第七末那识。...全一卷。北魏昙鸾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安乐净土义、安乐土义、略论。相对于“广论”。本书略说三经一论之...(537~614)隋代僧。涿郡固安(河北)人,俗姓张。十五岁出家,从邺都之融智学涅槃经、十地经论,又修学四分律、杂...(名数)受提婆达多破僧五法者。...梵语 buddha。又作勃陀、勃驮。意译觉者,即佛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五下):“梵云馞陀,讹略云佛...(术语)随力量之分限也。唐华严经三十四曰: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圆觉经曰:随分思察。佛地论七曰:我今...在佛前常供养香、花、灯明等用具,若由二只花瓶与火舍(香炉)、烛台等四器而成,称为四具足。若系花瓶、烛台各一对...梵名 Vajra?ekhara-vimāna-sarva-yogayogi-sūtra。全一卷。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之略称。又称瑜伽瑜祇经。唐...【依三自性立三种空】 p0771 显扬十五卷十八页云:论曰: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其次第,立三种空。一、无...全一卷。晋代孙绰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三。本书主张佛、儒一致,序文首先说明佛、儒之不同,佛教为超俗...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礼佛大忏悔文...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会遭到果报么? 隆相法师答: 当然会有果报,但因果是一个复杂...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些不顺利之报,当然有福。远离恶业有福,亲近善业有德。有人认...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 静静地听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同。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不会知道我是一个素食者。在学校,我是...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摩刺諵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祇 | 下篇:摩咥哩制吒 |
(杂名)十王中之第二。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燋石下活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为恶之人犯何...
因同分识随入无我
思量识
略论安乐净土义
靖嵩
五法人
馞陀
随分
四具足
瑜祇经
依三自性立三种空
喻道论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一个寻找死亡的年轻人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