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地之一尘水之一滴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一会之大众也。大法鼓经上曰: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此经与月光童子经共记德护长者经所说月光童子之事。...一胀想 二青瘀想 三坏想 四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六啖想 七散想 八骨想 九烧想 次通明禅。而辩九想者。上所明...禅林用语。于丛林中,指新到某寺挂搭之僧。亦泛指一般新参之僧。新到于旦过出寮,正式至僧堂入籍,称为新到挂搭式。...(术语)对于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体为理佛性,可开发其佛性之行业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众生,违于涅槃...(杂名)唐石霜诸禅师会下有禅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无学律仪】 p1067 瑜伽九十一卷十四页云:彼卽修习有学律仪,复能永断妄执我慢以为前行一切修道所断烦恼,究竟证...【修所成地】 p0901 瑜伽二十卷一页云:云何修所成地?谓略由四处,当知普摄修所成地。何等四处?一者、修处所...中国佛教密宗祖庭。隋唐著名译经馆。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公园内。唐时为长安城内靖善坊。隋开皇元年(581),...亦名:离间语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成犯:一、是比丘,二、说鄙事,三、屏两传,四、作离间意,五、言...【法住随转】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卽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卽...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因为净土宗,虽然我们念佛也的确会在生命当中产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摘自《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光明,...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佛给法下了个定义就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依着法就像走轨...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另一类是盲从的。前者是胸存成见,故意诬蔑的;后者是人云亦云...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死的人经过其助念,也能额头发热。请问,这能不能证明亡者...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
尘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尘数 | 下篇:尘缘 |
子题:回食 资持记释云:“五分教受食之仪,僧祇示进啖之法。 回食 ,谓口中回转。增一劝俗行食。王臣执务,西土常...
会众
申日儿本经
九想
新到
理佛性
枯木
无学律仪
修所成地
大兴善寺
两舌语戒犯缘
法住随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