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尔炎Jñeya,译曰所知,境界。智母,智境。谓五明等之法,为能生智慧之境界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尔炎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名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同中末曰:“生智境界为尔炎地。”玄应音义十二曰:“梵言尔炎,此译云所知,亦云应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尼师坛制意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资持记释云:“为身者,恐坐地上有所损故;...凡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全称大方等大集经(梵 Mahā-sajnipāta-sūtra,藏 Hdus-pa chan-po)。乃大集部诸经之...摩那斯,梵名 Manasvati。八大龙王之一。又称摩那苏婆帝龙。意译作大身龙王、慈心龙王、大力龙王、高意龙王、大意龙...已经证得果位的人,如阿罗汉、菩萨、佛等是。...亦名:诤有四种 子题: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戒本疏·七灭诤法:“佛言,诤有四种:一、 言诤 者,谓评法相是非,...(杂语)译曰灭罪。见陀罗尼集经一。梵Karṣaṇiya。...【四十一位】 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言说之相有五种类别。即:(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二)梦言说,依梦中所现虚妄境界不实而生之言说。(...【所缘法】 p0736 品类足论六卷三页云:所缘法云何?谓一切法,是心心所法所缘,随其事。此复云何?谓眼识及相...【相义五种】 p0837 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相义者:当知有五种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三者、假立相,四者...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 一、贪,贪爱五欲; 二、嗔,嗔恚无忍; 三、痴,愚痴无明; 四、慢,憍慢自大; 五、...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观点来衡量人、要求人、评断人、...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境界时,倘若存心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就是一种名利心在作祟...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含藏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世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时时变化,如梦如幻。仓...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压力,各种攀比、各种来自婚姻家庭中的竞争的压力,容易使...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一下诚长老舍利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分拣完毕,得大小舍利子六百余...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重,彷佛有很大的压力,忙得不太...
尔焰
【佛学大辞典】
上篇:厌离秽土 | 下篇:尔你 |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央之中台八叶院。大日经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七上):“谓头为内胎,心以上为第一院,脐以上...
坐具制意
大集经
摩那斯龙王
果位人
四诤
迦梨沙舍尼
四十一位
五种言说
所缘法
相义五种
十使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晴日集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宝筐镜影

拜佛礼忏之要诀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