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善恶律仪无表】 p1146 成业论十九页云:若三种业、但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执著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故称解脱深坑。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三不可说菩萨品(大一三·八八上...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指佛菩萨所说或经典之文句。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大四六·二一六中):“今运居像、末,嘱此真文。” p4194...于时间划分上,从现在而言,指已经过去之时间。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无颠倒业】 p1062 世亲释五卷二十页云:无颠倒业者:卽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谓我虽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仍是颠倒...(物名)又云钵袋。盛铁钵之囊也。四分律五十二曰:手捉钵难护持,佛言:听作钵囊盛。不系囊口,钵出。佛言:应系。...【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 p1097 集论二卷五页云:无取五蕴,当言有为?当言无为?彼不应言有为无为。何以故?诸业...(术语)众生之机根也。止观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随顺物机。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浃至教于尘洲。...(术语)无漏智也。胜鬘宝窟上末曰:清净智证第一义。...(人名)Anāthapiṇḍada,又作阿那他滨荼揭利呵跋底,阿那邠抵,阿那他滨荼陀等。长者名。译曰给孤独。建祇园精舍...大佛顶首楞严咒...(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沤。 因众生不识本心,所以,世尊以无尽悲心示种...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恶心起,百万障门都开了。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能转不能转...佛教常说的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烦恼少一点,智慧多一点,觉照多一点;也就是要练习怎么向内看...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
十字佛顶印真言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字金刚 | 下篇:十住 |
谓音乐能摄人心,使专注于一缘而不他逸。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六中):“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为之...
善恶律仪无表
解脱深坑
恶趣
真文
乃往
无颠倒业
钵囊
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
物机
清净智
阿难宾低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吉祥经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顿超三界乐悠悠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发愿
空与有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