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邪见有种种,而交互繁茂,如稠林之茂密,故曰邪见之稠林。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分别相】 p0384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分别相?谓思未来诸行之相。...指禅林中贮藏财货、米粮之处所。我国古来即以贮存货币之处,称为帑藏;纳藏谷物之无顶库房,称为庾,禅林遂沿用之。...【义净】 齐州人,俗姓张,字文明。髫齓之年,辞荣落[(鬚-須)/采],遍询名匠,广探群籍。内外通晓,今古遍知。...行事钞·四药受净篇:“说净者。(一,正明须否)(一、七日药)七日一药,(一、口受须说)作口法竟,偏心属己,须...梵语 vyādhi-duhkha,巴利语 vyādhi-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杂语)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文句一曰: 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又】(仪式)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悟入唯识渐次】 p0909 成唯识论九卷三页云: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正等觉无畏】 p0502 杂集论十四卷五页云: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谓由阿赖耶识之变异而生起十一种识之差别。即:(一)身识,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识,即染污识。(三)受者识,又作能受...(人名)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著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正见;...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不自私的人大概没有,自私得透顶的人还真不少见。自私是有轻...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现男众的身相,有些人现女众的身相。这些男女的身...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的行为修正好了,如此才是学佛;否则就算学佛学,也仅是学问、...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问: 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临终时是否有能用? 大安法师答: 它是可以库...
碎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上篇:稗稊 | 下篇:辟子佛因缘论 |
方便智和般若慧。证悟了真理叫做般若慧;通达利益他人之方法和手段,叫做方便智。...
邪见稠林
分别相
帑庾
义净
七日药说净
病苦
散华
悟入唯识渐次
正等觉无畏
十一识
元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