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许多烦恼一时断灭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圆通、融合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众生即本觉,娑婆即寂光等,都是圆融的道理。...乃指八种希有之法。据巴利增支部第八集第二十一经所载,毗舍离有一郁伽居士,成就八希有未曾有法。此八法为:(一)初...(术语)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众生之三业,与阿弥陀...亦名:驱出聚落戒制意 子题:虚斋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驱出聚落戒四十六。出家之人,先许他食,而竟不...【增上意乐圆满】 p1316 瑜伽九十四卷十页云:增上意乐圆满者:谓如有一,于般涅槃,极净修治增上意乐;方乃出家。...(一)梵名 Savitr。吠陀中显现太阳功能方面之神,或即指太阳。意为鼓舞者、生殖者、创造者。其形像,全身金色,乘金...(术语)证不思议空之理之实智也,以佛此智断烦恼。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杂名)Puṣya,又作富沙、布洒、弗沙、佛星、孛星。星名。二十八宿中之鬼宿也。玄应音义八曰:沸星,或云佛星,或...【佛[馬*犬]斯那】 此翻觉军。天才聪朗,诵半亿偈经,明了禅法。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口诵梵本,北凉译经。...【猛利乐欲】 p1036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猛利乐欲?谓如有一,于上解脱,发生希慕。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明末清初律僧。云南禄丰人,俗姓王。字静观。通儒学,然发绝尘之志,从翠峰西林寺心田出家,通达内典,遍游诸方。明...《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知道是否在佛经中有根据?印祖讲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是阿...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打,这是每一个暂时落后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李小龙初学武术时...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 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因为天资笨拙,口才也不好,讲经说法更是轮不到他,也没什么信...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但是要懂一个道理。北京的故宫,从辽金元开始,到明清八百年,...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
顿断
【佛学大辞典】
上篇:顿机 | 下篇:顿觉 |
【语无表业】 三无表业之一。即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出一种无法表示于他人之业体。言语使某作业发动于口时,同时招感...
圆融
八未曾有
离我三业念佛
驱他出聚戒制意
增上意乐圆满
娑维德利
不思议空智
补沙
佛[馬*犬]斯那
猛利乐欲
书祯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挨打不如找打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