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瑜伽为相应之义,三密之行业,相应而契于理,谓为瑜伽。此行为无上之佛乘,故曰上乘。真言教之美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自然摄衣界独开势分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问:‘僧衣二界,同是自然,何故衣中独开势分?’答:‘衣本随身...(术语)八部众中护持正法者之总名。...谓如实之佛弟子。据大般若经卷十所载,若人知佛所说一切法虚妄不实,并能知诸法实相,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又作女人往生愿。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如来所,曾经发...(杂语)劳而不夸功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斯诸菩萨,亦能劳谦。...【境界清净】 p1289 杂集论十四卷四页云:境界清净者:谓于随所欲境界变化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变化智具足...(1296~1370)元代禅僧。明州(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九岁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二十二岁为道...(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贯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观五之二曰: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又作赐号。朝廷赐予高德师僧之称号,例如大师、国师、禅师等称号。 p4097...【自内发起现观谛行】 p0603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又彼住最后有菩萨,为欲弃世间道,正求出离;由于先世正...(术语)弥陀之四十八愿中,本第十八之一愿而立宗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些遗憾的事情。 记得十几年前在五台山居住时,曾在加提月与北...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位的,这个沙弥才刚刚出家不久。有一天这师徒俩出外去行脚,沙...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是在那儿名、利、贪...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诸佛,从点点滴滴布施做起。 二、要随作随了不要贪著。 三、不...
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长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还是缘于那位让我背《心经》的居士。但真正持诵《...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顺便讲讲,因为明天就一个晚上了。我们学佛的人,念经不是念给...
瑜伽上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瑜伽师 | 下篇:瑜伽三密 |
【第十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已入第十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已得一切如来同大洒故;已得...
摄衣自然界独开势分
善神
真佛弟子
变成男子愿
劳谦
境界清净
梵琦
矢石
师号
自内发起现观谛行
一愿建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发菩提心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果公上人语录

《大悲咒》的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