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分卫为乞食之梵语Piṇḍapātika,说过去世有佛。与弟子俱乞食。有一妇见其仪容,发心使所生之子出家而得授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如来的身相是黄金色的,故其口叫做金口。 2、如来的口舌如金刚一般坚固不坏,故名金口。...即粗生灭与细生灭。此依生灭相之粗显、微细而名。六染心中,前三种之相应染为粗生灭,后三种之不相应染为细生灭。[...(杂名)又曰药王树。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胜者,称为药王。捺女耆域因缘经曰:逢一小儿担樵,耆域望视悉见此儿...亦名:白衣丧不得送除二亲、不得送白衣丧除二亲 子题:殡殓 资持记释云:“不得送白衣丧者,必是二亲,准理应得。除...【覆慧补特伽罗】 p1420 集异门论四卷二页云:云何覆慧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六尘之一。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香为其一,乃鼻识、鼻根所缘之对境。尘即染污之义,谓其能染污情识,...(经名)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杨仁山】 清季末年,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也是唯识宗复兴的播种者。仁山,字文会,安徽石棣人,生于清道光十...【唯本有种不应道理】 p1009 成唯识论二卷十一页云:若唯本有;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如契经说:诸法于识藏,...又作冥道、冥土。广义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道:狭义指地狱道。俗谓冥界乃阎魔王及其眷属所居之所。[焰罗王供行法...罗汉有三明,明者知智法显了曰明。又名智明智证,明证智之境,显了分明也。 一、宿命明 知自身他身之宿世生死...准提咒持诵仪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嘉兴藏流通本)...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必去十万亿之遥的另外一个净土?你不净心,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处,我们都会在混乱中,而当拥有正见时,心就能完...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非常香甜美好。当时有一人来到王宫,国王问他:‘这棵树会长出...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医生往往显得非常高大,因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似乎都由他们操...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
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过去帐 | 下篇:过去现在因果经 |
【惛沉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惛懵沉醉,迷闇不明,障碍轻安和智慧。《成唯识论》曰:‘云何惛...
金口
二种生灭
药树王
送白衣丧可否
覆慧补特伽罗
香尘
象头精舍经
杨仁山
唯本有种不应道理
冥界
三明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训练心
砍树取果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行医与学佛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