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道谛与灭谛也。修道法而得寂灭之涅槃,出世之因果也,妙乐之因果也。观法上次第为灭道。以先举涅槃之妙果,使之欣慕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证悟真理的人叫做圣,比圣略逊一筹的人叫做贤。...即择灭与非择灭二种无为法。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称为择灭,亦即涅槃。不依择力而得灭者,能妨碍缺自生缘之法,...(杂语)烦恼缠绵身心而不使自由,故以名烦恼。...亦名:比丘教尼八非、非教授日 子题:八非、日非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若僧不差,非教授日,与说八不违法,吉罗...【诸菩萨惠施清净由七种相】 p1363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复次如诸菩萨所行惠施,当知此施,由七种相,乃得清净,...以香木染成之衣。又作香染、香袍裳、香服。香为梵语 gandha(乾陀,香树名)之意译。即以乾陀香树皮、树汁所染之法...(术语)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也。观身之不净由头至足,次第巡历,观三十六物皆不净,故名循身观。大日经疏三曰:如...【遍计所执性】 又称遍计所执相,略称遍计所执,为唯识宗所立的三自性之一。凡夫之妄情,周遍计度种种因缘生起之诸...【舍见惑时为顿为渐】 p0976 瑜伽五十八卷十五页云:又立二分见道所断烦恼随眠。一、随逐清净色,二、随逐心心所。...修罗之本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参阅“修罗”4049) p4049...杂阿毗昙心论云:十二恶律仪。恶律仪者,谓法所不应作之律仪。 一、屠羊 屠者,杀也。谓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杀,...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征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
在唐朝时,有个居士李源,他父亲因为安史之乱,被杀了。他就不为官,把房子贡献出来当寺院,和当时的圆泽禅师关系很...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义务都讲得非常到位、非常明...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在自己家吃好,再去别人家里,然...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不会出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是讲到你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你未来的果报是...
道灭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禁 | 下篇:道业 |
【执受大种因声】 声尘的三声之一。就是由人体所发之声,如口中所发之声,两掌合拍之声,此执受大种因声又称内声。...
贤
二灭
系缚
辄教授尼戒日非
诸菩萨惠施清净由七种相
香衣
循身观
遍计所执性
舍见惑时为顿为渐
修罗妄执
十二恶律仪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织匠的故事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推荐】圆泽禅师的轮回故事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