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正道之萌芽也。法事赞上曰:“智慧冥加,道芽增长。”心地观经五曰:“道芽增长如春苗。”法华玄赞二曰:“佛说法雨,道芽生令生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仪式)法会讽诵之赞文也。汉语之赞文,出于苏悉地经。...【不如理分别】 p0331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不如理分别者:谓诸外道及彼弟子,闻非正法类为因、分别。无性释四卷二...即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如如乃真如之异名。有垢真如,指自性清净之体,伏藏于烦恼之垢染,即未离烦恼系缚之在缠真如...【遍行因】 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谓遍行之惑为染法的通因,又作一切遍因,即已生之遍行随眠为后生之自部...【杂染静虑无色】 p1414 显扬二卷三页云:杂染者:谓于上静虑,起深爱味、见、慢、及疑。爱味者:谓有十种。一、俱...(一)梵语 lekhana。十种法行之第一。有关经典受持之方法行仪,其第一者即是书写经典。 (二)五种法师之一。称能精通...(术语)僧之死谓为顺世或顺化。顺世道而死化之义也。佛祖统纪二十八曰:是年顺化。...【持钵油喩】 p0849 瑜伽三十二卷五页云:世尊依此所缘境相,密意说言:汝等苾刍、当知众善。言众善者,谓于大...【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p0471 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云何复依涅槃无依无住以显差别?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指世语、出世语。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四载,如来为二乘人与菩萨之说法不同,其中,为诸声闻、缘觉宣说世间有为之法,称...(星名)九曜之一。在密教,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方。...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谓绝学,就是没有...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天天在外应酬,晚上酒场多,十二点前很少回家,回来也是酩酊大...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所有的外境悉是吾人的业心识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唯心造。基于这...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于什么样的人所爱用,因此,一切杂物,一经过他的转运,很快地...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不想把过失发露出来。那怎么办呢?用种种的言词来加以争辩,...
富贵、贫贱,这种因果是跟你的善恶业力直接关联的,这种报应是如响应声。你对山谷里大喊一声,马上回音就过来了。你...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要告诉大家,既然危机是人类的共业所感,那我们就应该...
道芽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服 | 下篇:道果 |
心生起妄想以度量种种的外境,这是对凡夫的心量而言,若是如来真证的心量,则是离一切外在的影响而住于无心。楞伽经...
佛赞
不如理分别
两垢如如
遍行因
杂染静虑无色
书写
顺化
持钵油喩
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二种语
土曜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乖,听话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圣人的血泪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