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道谛而得之智,又,断迷于道谛之见惑之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语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译言不退转,又翻必定。不退转大道,必定入于涅槃之位也。大智度论九十三曰:阿...依戒腊记载僧众席次之牌。又作戒牌。禅门系按堂司、侍司、众寮之戒腊写造,于每年七月十四日午后公布,堂司牌置于僧...梵语 dhyāna-sajvara。指色缠戒,即色界之戒。律仪,指无表色之戒体。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静虑生律仪、禅律仪、定律...六处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圆满,二与触作缘。...(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这是涅槃经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其...九无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此种阿罗汉所得三昧之种种因缘不败坏,故称不坏相。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不动法...(术语)断一烦恼也。...全称魏书释老志。北齐魏收着。载于魏书卷一一四。为我国释道史志之滥觞。全志分佛、道二部分,佛教占极大篇幅。佛教...(名数)三衣也,僧宝所著之衣,故称宝衣。璎珞本业经上曰:剃头被三宝衣。...(譬喻)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僧问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龙藏本)...普贤行愿品...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觉到佛的真理是世间上没有能比,所以是非常恭敬非常欢喜。这腊...佛教有一种修持方法叫做随喜功德,意思是看到别人比我有办法,比我有辉煌成就,不但没有嫉妒、愤恨的心理,反而能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 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业,却妄想祈求鬼神的加持,于是,以至于杀害生命祭祀鬼神,不...
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听闻之后,使人趣入寂静。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
道法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法 | 下篇:道具 |
(界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天名。译曰他化自在。玄应音义三曰:波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
必定
戒腊牌
静虑律仪
六处
罗云忍辱经
盲人摸象
不坏相
一断
释老志
三宝衣
干屎橛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把「谢谢」带回去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五个指头的争论

佛教中的九种食

未得到定之前,要减少睡眠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