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三衣也,僧宝所著之衣,故称宝衣。璎珞本业经上曰:“剃头被三宝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游方、游方、游行。谓僧侣无一定居所,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游方之僧,即称...【多欲与不喜足差别】 p0623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十六页云:多欲,不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悉檀,梵语 siddhānta,巴利语同。意译作成就、宗、理等。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四个范畴,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杂语)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变坏者,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依剎那。...(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西门之南。古来虽以此尊为水天,然以水天为水曜者,误也。左手持莲,上...(杂语)Dhāraṇipada,陀邻尼即陀罗尼。钵者钵吒之略,译曰句。陀罗尼之语句也。...(术语)唯识论所说。...亦名:卧具戒释名 子题:敷具、二毛非被褥 资持记释云:“会名中,总决前后四戒,十诵并号 敷具 。昔人疑者,彼谓卧...【肉眼】 p0635 如三眼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肉眼云何?答:杂骨肉血,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痴火】 p1440 集异门论五卷三页云:痴火云何?答: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广说乃至痴类痴生,很类...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萨,像这种情形的时候,你的心态不是要炫耀,...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念,我们不完全在声闻法当中,我们是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从净...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裂...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恐怖鬼、厉鬼、孤独鬼、啖血鬼、啖...
现在很多人会需要面对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痛苦时,会不断不断地去想着这个痛苦。把这个痛苦放在他的心里面...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出来让众生都看见?众生如果看到这样殊胜的景象还会不相信吗?...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都是人我是非,都是熏习了六道轮回的种...
三宝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外道三宝 | 下篇:三宝印 |
(界名)无色界之第二色无边处天也。...
行脚
多欲与不喜足差别
四悉檀
文殊所持青莲华与剑
变坏
水曜
陀邻尼钵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黑毛卧具戒释名
肉眼
痴火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以正面的心去回应痛苦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