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爱惜难离之情也。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止观七之二曰:“舍身命财,决无爱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撰集三藏传曰:阿难尔时,...(名数)一作病,作者生心造作之谓。有人言:我欲于本心作种种行,求圆觉,是名作病。盖彼圆觉之性,非作得也。二任...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术语)诸法之自性本空,故云法性空。仁王经天台疏中曰:法性空者,性本若不空,不可令共得空,以性本自性故,诸法...在密教,胎藏界有三部,金刚界有五部,各部中心之本尊,即称部主;产生部主或其他诸尊之本尊,则称部母。金刚界五部...(术语)真言之经典也。僧史略上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二教论上曰:法...(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即善见城。又名喜见城。在须弥山顶。...【无分别智所有甚深】 p1092 世亲释八卷二十一页云:次当显此无分别智所有甚深。此智、为缘依他起性分别事转?为缘...【依三摩地】 p0769 瑜伽二十一卷八页云:云何依三摩地?谓彼如是断五盖已;便能远离心随烦恼,远离诸欲恶不善...【卢醯呾迦窣堵波】 p1391 西域记三卷四页云:瞢揭厘城西五十余里,渡大河,至卢醯呾迦(唐言赤)窣堵波。高五十余...【我见熏习差别】 p0650 世亲释三卷十九页云:我见熏习差别者:由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我执熏...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佛说疗痔病经...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于思和修,比较懈怠不主动。请问师父,如何提升对思和修的兴...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也看过《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等类似修积福德...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亦即...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的基石。 道德内蕴二重价值结构,道乃终极价值系统,无形无相...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应懂得如何处理它,否则就会被这些情绪淹没,而受到极大的痛...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
爱惜
【佛学大辞典】
上篇:爱执 | 下篇:爱假 |
【观察田】 p1468 瑜伽七十四卷二十一页云:观察田者:当知略由五相。一、于是处,乞求可得。二、于是处,已有乞求...
结漏
四病
五蕴
法性空
部主部母
密藏
帝释城
无分别智所有甚深
依三摩地
卢醯呾迦窣堵波
我见熏习差别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穿越情绪的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