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菩萨以光明照见众生之机也。遵式之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曰:“聊荐精诚,仰惟照览。”仁岳之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曰:“惟愿洪慈,俯回照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薄伽梵。体声,一言声,男声(主格单数男性)云婆伽梵,女性云婆伽婆底。...又作还香。依禅林规制,凡来参者焚香于炉,则主方亦焚香答拜,称为答香。禅林备用清规卷六方丈特为新首座茶(卍续一...【流转生死由五种相】 p0915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又于生死、由五种相,一切愚夫、流转不息。一、由爱因故。...(名数)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三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于报土...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又作悭执定。谓于“定”中见种种异境,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大日经疏卷六] p2943...(一)指禅宗初祖菩提达磨。(参阅“菩提达磨”5207) (二)清代临济宗僧。四川人,俗姓丁。号剑端。嗣月幢彻了之法。...梵语 vidyā-rāja。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明,即破愚闇之智慧光明,即指真言陀罗尼。梵语 vidyā-rāja 系...(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佛之光明,超越日月,故亦名超日月光佛。...又名根本无明,或无品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真如是离一切相,非因非缘,无生无灭,故无所谓始...(杂语)Ucchaṅga,数名。译曰数千万百。见本行集经十二。...《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经典中有许多形容贪爱...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有人跟他借了半个铜钱。借了一段时间以后,做...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 一、...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的捡起来,放在口...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
照览
【佛学大辞典】
上篇:照镜 | 下篇:愚夫 |
梵语 ku?ala-mahā-bhūmikā dharmā。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与一切善心相应而俱起之心理现象。共有十种,即...
婆伽梵
答香
流转生死由五种相
六身
三种菩提
我慢定
达祖
明王
超日月光佛
无始无明
郁曾伽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贪嗔痴三毒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死缘的三类
多捡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