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又曰慈爱生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肉色,持梵箧。金刚名曰慈念金刚。见大日经疏五,胎曼钞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衣服)三衣中大衣之异名。以割截之条数最多故也。六物图曰:梵云僧伽梨,此云杂碎衣,条相多故。此解恐为不妥。当...【名色与识更互为缘】 p0590 瑜伽十卷十七页云:问:已说一切支非更互为缘;何故建立名色与识、互为缘耶?答:...又名真言宗,此宗主张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即身、语、意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的加持,可以即...(人名)Dharmamitra,比丘名。译曰法秀,罽宾国人。见高僧传二。...(物名)香篆之盘。见象器笺十九。...(地名)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为往昔...(一)位于浙江嵊县之北。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所建,号龙宫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赐今名。 (二)位于河北正定...梵语 atikrānta,巴利语 atikkanta。指有为之事物作用终灭之位,即法之作用已灭之位。三世之一。又作过去世。略称...据起世因本经卷十最胜品载,日天宫殿纵广五十一由旬,上下四方悉皆正等,墙壁栏杆皆由金银琉璃所成,宫殿成四方形,...袈裟之别称。又作水田衣、田相衣。即将布割截成块状,而后加以缝缀,因形状犹如田畦,故称田衣。释氏要览卷上田相起...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印光大师校印本)...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位不要以为我们做人已经做了几十年,还不会做人吗?不错!诸位...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惭愧的意思是自知对不起自己称为惭,...
修行人出外行脚云游,看到一个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献果,走近一看,原来他对着一堆白骨在礼拜。修行人问说: 这个...
汝书说得很热闹好听,急宜自抑。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说。汝把发愿之话,当做平日实行之事,那一样做得到。发愿系所...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依现况看来,似乎都为了解决宿业,往生净土。传统的净土宗大...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
慈起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慈航 | 下篇:慈救咒 |
(术语)新译之正等觉,旧曰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中阿含经五十九曰:如来无所著正尽...
杂碎衣
名色与识更互为缘
密宗
昙摩蜜多
香盘
檀特
龙藏寺
过去
日行五风
田衣
水陆法会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念佛相应的秘诀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鞭打白骨,为时晚矣

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说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