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tikrānta,巴利语 atikkanta。指有为之事物作用终灭之位,即法之作用已灭之位。三世之一。又作过去世。略称过。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八下):“‘过去世云何?’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去世。’”此外,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主张过去之法恒有法体;经量部与唯识大乘等则立“过(去)未(来)无体”之说,而主张过去及未来均无实体。[杂阿含经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 p56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爱取不与行为缘】 p120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五页云:复言:世尊!何缘不说爱取二种,能生缘起、与行为缘?世尊告...又作三十佛名、三十日秘佛。以三十佛菩萨配一个月三十日。此义为经论所无,但据虚堂和尚语录卷十载,乃五代顷,五祖...【精进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此又名勤,即对修道、为善勤劬不懈。《成唯识论》曰:‘勤为精进,于...(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杂名)二印之一。比丘私用之印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若私印者,刻作骨锁形,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亦名:二衣总别篇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二衣总别篇第十七。夫形居世累,必假威仪,障蔽尘染,勿过衣服。若受用有...【六识身】 p0296 集异门论十五卷二页云:六识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识身。二、耳识身。三、鼻识身。四、舌识...(地名)Sindhu-deśa,呬怒者天竺之本名。泥舍译曰国。见梵语杂名。...【娑洛】 p0948 世亲释八卷九页云:云何菩萨其施广大等者:谓诸菩萨、依定行施。卽是离欲而行施义。言娑洛者:...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变,所以一如就是真如的意思。...(饮食)Sahā,译曰驶流,药名。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呵。有人见之,得寿...往生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过程当中,倓虚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是未来你正念真如的方法,你要...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中看到的一句说话,也只不过是一般人主观意愿里头的一种希冀而...淼镇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错,我们常常听到有游客感慨,这么漂亮的地方,东西又便宜,房价又低,...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人群却大幅度减少。现代社会步入...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慢慢地好像没有信心了。请问如何生起真实的不会退失...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
来果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大德,生有异慧,乘愿再来,与虚云老和尚同为佛门龙象,在心行灭处,生平有《来果禅师语...
过去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过木桥 | 下篇:过去七佛 |
【波罗蜜多何缘但有六数】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七页云:世尊!何因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善男子!...
爱取不与行为缘
三十日佛名
精进心所
精进
私印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第十七
六识身
呬怒泥舍
娑洛
一如
娑呵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但念无常,活在当下
这一刻急需的,下一刻也许成了累赘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诸法无自性,一切皆无永恒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